中科院分区弃用“影响因子”,选刊投稿的作者该何去何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怎么用 中科院分区弃用“影响因子”,选刊投稿的作者该何去何从?

中科院分区弃用“影响因子”,选刊投稿的作者该何去何从?

2023-04-26 10: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然而有意思的是,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于近日表示,2022年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将只发布升级版结果,分区指标不再采用“三年平均影响因子”,而是替换为“期刊超越指数”。不过2022年期刊分区表升级版的具体情况究竟如何,预计年底上线,到时候再一睹“芳容”吧。

而且事实上,这已不是该分区表第一次开始推广“期刊超越指数”,从2019年开始,该分区表就已开始尝试推出升级版,升级版与之前基础版的明显区别之一,就是分区指标由三年期刊影响因子的平均值换为“期刊超越指数”。

也就是说,在该分区表升级版中,影响因子不再是分区的唯一或者决定性因素。

诸多期刊评价指标,选刊投稿时到底哪个说了算?

还是那句话,期刊影响因子、期刊超越指数等等诸多指标以及分区情况,都是按照一定的算法,从一定层面和维度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参考依据之一,也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也就是说,各种期刊评价指标和分区情况等综合反映出了各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就期刊自身的发展和其学术影响力的提升而言,相比于广大作者,这可能是期刊编辑部或出版商更应该操心的事情。

而对于广大作者来说,之所以关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更多时候无非还是希望自己的科研工作和学术论文能够尽可能发表于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不仅有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有助于科研成果的传播,以及给整个学术领域带来最新研究进展的参考和启迪。

然而,各种期刊评价指标,各种分区列表,可能难免让广大作者在选择目标期刊进行投稿时觉得眼花缭乱。本文并不对其孰好孰坏进行过多评价,只是希望广大作者在根据学术影响力进行选刊投稿时,能够更辩证、客观地看待和参考各个评价指标,并进行综合的考虑和判断。

此外,比起具有较高评价指标(例如较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有时专业同行认可的期刊可能更重要。对于某些细分学术领域,也许所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并不很高(大概率是由于该细分学术领域的相关研究及其引用总量并不是很多),但却是相关领域同行们更为认可且具有一定权威性的。相反,很多经费项目的评审专家可能并不认可一味追求在那些影响因子虚高的期刊上发表论文。

作者选刊投稿时的其他考虑因素

除了通过参考多种期刊评价指标来综合把握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之外,作者选刊投稿时的一些提醒和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对自己研究工作和论文水平的客观评价

一般可以主要从科研工作的创新性和重要性,以及论文的学术内容等方面,来客观评价自己的研究工作和论文水平。低估或高估自己论文的水平,都有可能导致目标期刊的选择不合适。

是否适合在该期刊发表

首先,要了解一下某一特定期刊的收稿范围和办刊宗旨,由此可获得是否适合投稿该期刊的重要信息。另外,还需了解一下期刊是否有一些限制,包括其对于文章类型、总单词数等等的限制。

还可以对照目标期刊的投稿指南,看看自己的论文跟目标期刊上已发表的论文相比,在内容、类型及结构等方面是不是都符合要求或达到标准,有没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这些都是参考依据。

期刊的论文发表周期

论文发表周期因期刊而异;且即便是同一目标期刊,每篇文章由于所经历的稿件处理、同行评审、返修复审等具体过程不同,论文发表周期也可能会有一定差异。

如果是由于晋职称或毕业等原因急需论文发表,可以尽可能优先选择周期较短且符合相关部门要求的目标期刊。如上文所述,同一目标期刊上的各篇论文发表周期也会有差异,但有些期刊为了尽量缩短论文的审稿和发表周期,减少作者的等待时间,或许能够做到稿件的初审意见在不超过一定时间内发给作者。

出版费用

出版费用主要包括版面费、论文处理费(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APC)等几种常见类型。版面费一般会有明确的收费标准,比如按字数、页数或彩图数量收费,可以提前进行了解。对于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期刊来说,不同期刊所收取的论文处理费数额可能相去甚远,因此也可以提前了解其所需收取的论文处理费是否在自己的预算范围之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